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为人师  德高为范

社会各界深切怀念著名语言学家高更生先生


2022年02月20日 07:41  点击:[]

2月8日,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离休教授高更生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3岁。近来,社会各界采取不同形式,纷纷表示深切怀念。

高更生先生生于1929年3月17日,山东莱阳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七岁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前身),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国内少有的语法、文字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研究专家。1985年评为教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兼任山东省语委委员、山东省社科联委员、山东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等200多部词典或传记收录。

高先生一生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和现行汉字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8部,合著20部,主编丛书一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长句分析》《现代汉语》《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先后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的编写工作,并担任三人核心组成员。主持编写《现代汉语》一部,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021年荣获山东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高先生坚持学以致用,把汉语研究与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为教学进行科研、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重视教学语法研究,重视基本功训练,坚持语言研究基于语言事实,广泛搜集语料,形成了一大批针对性强、应用价值高的学术论文。多年来,高先生与省内外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保持着通讯联系,热情解答大家遇到的各种语言学问题,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付出了辛勤劳动。

高先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善于教学,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几十年如一日,不求名,不为利,甘于寂寞,乐于清贫,坚守三尺讲台,一生桃李满天下。高先生关心学生成长,精于启发,循循善诱,学生从他的课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理论的熏陶,更能获得学术思维的启迪和人生智慧的启发。高先生喜欢“问”学生,更喜欢学生问老师,在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学术前沿,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高先生教过的本科生、研究生遍布各级政府机关和教学科研单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先生去世后,社会各界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悼念活动,对他一生无私的奉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山东省交通厅于洪亮说:“高先生一生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兢兢业业,朴实无华,处处给人以榜样示范和智慧启迪,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他的思想方法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山东电子传媒职业学院孙茜芸说:“高老师不仅给学生教授学问,更以身示范传授做人道理。他给一届又一届学生强调‘理想、勤奋、豁达、理智’的八字箴言,正是高老师一生坚守的人生信条,是他高尚人生的真实写照。”

山东教育社吴润梓说:“高先生是一位好丈夫,与左师母于1950年结婚,七十多年的家庭生活,相濡以沫,相守相伴,从来没有生过气、红过脸,是尽人皆知的恩爱好夫妻。高先生是一位好父亲,言传身教,不拘一格,教子有方,家风有名。三女一子,个个有出息、有成就。高先生是一棵参天大树,德高望重,为我们撑起一片人生的荫凉;高先生是一座智慧的灯塔,光彩夺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高先生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学术丰碑,几十年如一日,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为国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武传涛回忆自己从1979年开始与高先生30余年亦师亦友的交往。他说:“恩师长逝,闻讯锥心。连夜难寐,泪下粘襟。忆昔教诲,循循谆谆。辞师卅载,时聆慈音。教我长技,受益终身。遗我墨宝,奉为至珍。高山景行,永记在心。”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张幼冬说:“您是学生事业的引路人和照明灯,您春风化雨将学术研究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您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时刻鞭策学生站好三尺讲台。闻先生仙逝,泪湿衣襟,痛心疾首,先生音容笑貌时时浮现眼前。师恩深厚,永生难忘!”

澳门大学陈忠说:“人海茫茫中,遇到高恩师,是一生的幸运。高先生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再忙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倾听,指点迷津,释疑解难,在学生疲沓松懈的时候赠送书法作品,鼓励鞭策,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终身受益。”

山东警察学院田桂香说:“高老师的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实在蕴含玄机,他总是在我们想不通的地方巧妙指点,让我们如梦方醒,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高老师在生活上也极其关心我们,经常嘘寒问暖,他和师母都是我们这些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

上海大学花勇听过高先生的课,她说:“高老师伟岸的身躯,和蔼的笑容,朴实的风范,生动的课堂,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李志华回忆说:“高老师是一位有敏锐政治和学术能力的相国之才的专家学者!有极其清晰深入的逻辑思维和做人做事的分寸感,他以满腔热情待人处事,却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基本原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作为文字学家,他既能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又能走上街头市井深入调查社会用字,提出针对性工作方案。作为语法学家,他既在学术语法方面蔚然成家,又在教学语法方面成果丰硕。”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中富说:“高老师是我十分敬重的师长。老人家一直关心我的个人生活、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有恩于我。他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是他在本科阶段的授课让我对语言学产生兴趣,是他把我引进山师亦师亦友地引领我如何为师为文,我离开山师的日子里他依然牵挂着我。他对学生和晚辈的关心,对同事和同行的帮助,总是那么真诚无私!回想与高老师相处的过往,何其幸焉!如今老人家已驾鹤西去,再不能亲聆教诲,何其痛哉!”

南开大学王红旗说:“高老师胸襟宽阔,虚怀若谷。他跟我说,不仅要尊重人的优点,也要尊重人的缺点。听高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我大约30多岁,尽管他也给我举例子,我仍不太理解。我到了40多岁,才慢慢领会高老师话的含义。人成年后,心理上的人格和价值观已经定型,很难改变,所以与人交往要宽容、忍让、妥协,才能与人友好相处,特别是对业务上往来密切的同事,更要宽容。回想高老师当教研室主任的那些年,是山师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气氛最融洽的那些年,同教研室的老师之间其乐融融,即使对什么有意见,也能开诚布公地谈。我在南开大学当教研室主任的那些年,也学习高老师,与各位同事都能友好相处。”

华中师范大学朱斌回忆道:“高山仰之,景行行之。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现行文字规范方面多有创树。高先生不仅是我的授业恩师,更是人生导师。高先生启蒙我研究语言学,读研期间指导发表论文,推荐加入省语言学会,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引荐访学,是高先生手把手领着我进入语言学的大门,看着高先生手拿学生书的照片,已是泪流满面。高先生教导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这么多年来,高先生一直关爱我成长,我时常梦见高先生,他总是含着笑。师恩永记,先生千古!”

语言学家史有为先生赋诗纪念高更生先生:“曾赴山师欲访兄,谁知遇劝未谋容,忽闻陨落悲长别,学德永存赞老松。”

旅居加拿大80多岁的聂在富,跟高先生探讨过很多现代汉语的问题,如今听说高先生去世,激动地说:“惊悉高更生先生仙逝,不胜悲痛哀悼之至。先生于我亦师亦友,对我多有提携鼓励。90年代历次省语言学会年会都见面交谈,受教良多。先生对与会朋友友好亲切,大家见面总是欢乐说笑,当年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山东省语言学会发专电高度评价高更生先生:“得悉高更生先生遽归道山,不胜震悼!高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曾担任我会副会长、会长,为山东省的语言学事业和我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生的勤勉严谨之风将长留我们心中。”

山东大众日报刊发长篇专题采访《一笔一画书写方正人生》,《汉语堂》公众号刊载了纪念高更生先生的专题文章,展现高先生为人、为师、为学的高尚品德。商务印书馆专门发来唁电:“高更生先生是现代汉语语法和汉字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坚持为教学进行科研、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重视教学语法研究,坚持把汉语研究与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语文现代化、规范化等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高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老作者,他的《现行汉字规范问题》一书于2002年在我馆出版,嘉惠学界。高更生先生一生献身于语言文字学研究和语文教学事业,精勤不倦,奋斗不息,做出了积极贡献。


撰稿:云兴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