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黑龙江大学nb88新博唯一官网于文秀院长来我院访问并做学术报告


2016年10月26日 15:41  点击:[]

   10月23日,黑龙江大学nb88新博唯一官网院长、著名学者于文秀教授一行应邀来我院访问。我院杨存昌院长、王兴盛书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魏建教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杨守森教授与来访客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共话友谊,互通学科建设经验,探讨今后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座谈会气氛活跃,务实高效,亲切热烈。

   23日晚7点30分,由nb88新博唯一官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文艺学学科与社科处联合举办的社科大讲堂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正式开讲。文秀教授不顾旅途疲惫,做了题为《实然与应然――对文学史中萧红书写的考察》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魏建教授主持,nb88新博唯一官网院长杨存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李宗刚教授、创意写作中心主任顾广梅副教授以及部分nb88新博唯一官网教师和研究生4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于文秀教授首先简要梳理了各个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萧红的不同书写,指出:文学史对于萧红的评价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5080年代,此时的文学史受制于“文学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观念,往往单纯侧重从“救亡”的角度评价萧红,着重介绍的萧红作品只有《生死场》,其他作品则遭到批评;二是80年代中期直至当下,此时的文学史已经洗去政治的铅华,而做到了回归文学,对于萧红的评价也大大提升。总体来看,萧红的文学史地位经历了“先抑后扬”的过程。

   为了说明这一过程,于文秀教授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萧军和萧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对“情侣档”作家,在文学史上也往往是同时出场,但是在第一阶段的文学史中,萧军总是在前而萧红总是在后;第二阶段时情况则恰好相反,1987年初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便是一个分界线,自此之后文学史中不但萧红被放在了前面,而且介绍萧红的篇幅逐步增加,萧军的篇幅则越来越少。



   接下来,于文秀教授重点分析了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中的萧红书写。首先是1951年出版的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该著对萧红的总体评价不高,且只提到了《生死场》,其评价明显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几部文学史如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评价萧红时则更加严厉。文革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终于“重见天日”,但是70年代末出现的几本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如田仲济、孙昌熙本、林志浩本、九院校本、唐�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萧红的评价与50年代相比变化并不大。

   与此同时,港台地区也出现了多部文学史著作,如林莽《中国新文学廿年》、李辉英《中国现代文学史》、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周锦《中国新文学史》等等。其中李辉英(林莽也是他的笔名)对二萧评价均不高,在他眼中端木蕻良才是东北作家群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在同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可谓首屈一指,他对萧红的评价也很高,尤其推崇《呼兰河传》,称其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周锦的文学史则受到了大陆文学史著作的影响,对于萧红的评价略显陈旧,但是第一次将萧红的散文写入文学史。


   

   

   在第二阶段,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王超冰四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文学史著作,萧红的文学史评价自此可谓“急转直上”。该著评价萧红时甚至使用了一些极端性措辞,如“天才”“创造力特出”等等,而且第一次将其置于东北作家群之首,介绍二萧的篇幅虽然相仿,但是对萧红的评价明显高于萧军。另外对于《生死场》的评价也更加复杂化,不再拘泥于其“救亡”意义,而是同时肯定了其艺术特色。98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变化更大,介绍萧红的文字篇幅几乎增大了一倍,远远超出其他东北作家。和其他女作家相比,萧红得到的评价也远远高于丁玲、冰心等人。另外在87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萧红的地位和张爱玲相仿,而98版中介绍张爱玲的篇幅则多于萧红。于文秀教授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虽然是一部经典的文学史著作,但其中仍有值得反思之处,比如其中对于萧红的评价,并没有完全做到“论从史出”,而是带有过于浓厚的主观色彩。另外第二阶段的其他文学史受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影响极大,关于萧红的评价也基本都是承袭了《三十年》。

   最后,于文秀教授反思了萧红评价史中的几个问题。一是萧红评价的话语资源问题,第一阶段的文学史中,对萧红的评价基本来源于三位大家的观点,即鲁迅和胡风为《生死场》写的序言和后记、茅盾的《呼兰河传》序言。这些权威评价为萧红的文学史地位定下了基调,但同时也有误导,尤其是放大了其作品中“抗战”的意义。二是文学史的章节安排问题,萧红一般被放在三十年代文学部分来讲述,但这样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萧红真正的创作高峰是在抗战爆发后(即所谓“第三个十年”),把她放在三十年代,有削足适履之嫌。三是文学史定位问题,萧红的小说虽然已得到较高评价,但她的散文和诗歌还未得到重视,于文秀教授着重指出,对于萧红的评价仍有待从政治分期中松绑,她继承的其实是乡土文学的传统,应该属于“乡土作家”,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冯光廉、刘增人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给萧红做出了这样的准确定位。


    

   

   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向于文秀教授提了很多问题,于文秀教授一一作了精彩回答,报告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