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之家>>校友风采>>正文

张其凤(1980级本科)


2017年09月10日 19:00  点击:[]

张其凤.jpg

张其凤,男,山东省高密市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九届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艺委会委员,南京空军后勤部政治文化建设顾问。原山东省书协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省级学术骨干,山东省社科联委员。

33.jpg  34.jpg


1984年毕业于山师大中文系,1989年北师大文艺理论硕士生主干课程结业,1998年中国美院国画系书法硕士生主干课程结业。先后师从朱学达陈振濂、马世晓诸先生学习书法,2004年始师从阮荣春先生治中国绘画史。

14.jpg

书法作品曾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二、四届兰亭奖,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六、九届国展,第八届中青展、首届行草书展、第二届草书展和第二届隶书展等十余次展览。


5.jpg


出版《刘墉研究丛稿》(1996 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2001 荣宝斋出版社)、《宋徽宗与文人画》(2008 荣宝斋出版社)、《刘墉家族与日照》(2013山东人民出版社)、《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2013中华书局)等十部著作。

11.jpg 12.jpg 13.jpg

在《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画》、《孔子研究》、《社会科学辑刊》、《造型艺术研究》、《文史研究》、《艺术百家》、《美术与设计》、《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6篇。论文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学大会并作大会发言。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另外《中国书法》、《中国书画》、《艺术百家》、《艺术探索》、《书法》、《画院》、《书画艺术》、《北京画刊》、《鉴宝》、《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新华日报》(艺坛)、《大众日报》、《北京晨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神州诗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等多家专业传媒对其做过专题介绍,并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有关书法的节目。

10.jpg


附: 

我看张其凤书法

莫言

我和其凤是高密老乡,虽然早就见过面,知道他是书法家,但直到2009年春节,他在高密举办个展,我才第一次领略了其书法作品的整体风貌。他的书法有深湛之功,有精雅之美,同时又不乏粗砺莽荡之气,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很大的气象。今年,先在红高粱艺术节上见到他二十件小楷,后在京又见到其一批新作,发现他较四年前又有了明显地变化,他的刻苦努力,让我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4.jpg          6.jpg 

其凤真行草隶四体兼擅,四种书体都入展过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显示了其扎实的基本功。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兰亭奖,迄今为止举办了四届,他两次榜上有名,没有几把刷子,这肯定玩不转。他的书法在我们山东老家深受各界喜爱,拥有众多的粉丝。

8.jpg  

因为拥有理论上的自觉,其凤的创作选择就自然带有不同于时流的特点。他对古今书家所吃笔头的深浅做过专门研究,因此在其笔法实践中增加了魏晋笔法中风神洒落的元素。他善于感悟,勤于归纳总结。古罗马有一尊两面神,有两个朝向完全相反的面孔,一指向过去,一指向未来,意谓只有把握好了“过去”与“未来”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与我们传统的“执两用中”思维模式极其接近。其凤据此生发提出两面神创作思维模式。他从形态学、动力学、色彩学、哲学、书体、古今、甚至南北地域、东西方审美方式等方面,建构了许多“对立元”。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在这些“对立元”内,他先向对立两极的各自一极上极力拓展,然后将相反的这两极结合起来,以寻求最大的张力空间,以便达到极致,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临、创实践中,他不断地强化这两极式训练,譬如在驾驭小楷与狂草这一“对立元”上,写小楷,在那些极为短小往往未及展开就已结束的点画里,他要求聚焦精微,起、行、收三个阶段必须交代得动作沉稳、轨迹清楚,线条优雅生动,用以展示理性,彰显传统笔法的功底。二是在草书尤其是在狂草等方面,“飞流直下三千尺”、“大风吹倒三山去”,天马行空,激情澎湃,敢于探索,敢于出新,用以张扬自己狂放不羁的性灵。同时又不断地使“对立元”内的两极互相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调剂,相互糅合,在写小楷追求精美之时不失性灵,在写狂草追求天马行空、狂放跌宕状态中要有能力对激情难抑的动作加以操控。做到开合有致,虚实得宜,疏密得当,动静相生,枯润相映,达到对立两极的辩证统一,形成自己清新雄健,飘逸多姿,富文气,功性两具的艺术风格。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在中国艺术里,对宇宙生命状态的揭示与表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宇宙万物的律动与万千气象是中国书法线条最最重要的表达内容。其凤在研究书史时发现,汉末、魏晋南北朝、唐代乃至北宋书法家们的取法渠道有三:一通向古人,二通向心灵,三通向造化。南宋尤其是元代赵孟�之后,人们囿于古法,拘于心智,不再从大自然中摄取灵感,致使天地氤氲的万千气象在笔墨之间流失殆尽,有鉴于此,其凤重提“书法当师造化”这一主张,意欲将这中断近千年的灵脉续上,让自己的书法,回归自然。

31.jpg  32.jpg

由此他有意识地在表现力最强的草书创作上设立了两个通道,以与自然对接:一是高音系列;二是云烟气象。其草书《王维山居秋暝》八尺竖幅,即为其高音系列的代表作。在书写这件作品时,他将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尖锐爽利的感觉、细劲挺拔的长线短线、、跌宕峭厉、迅疾转换的节奏,这些完全可以看做高音的元素提炼出来,将其转化为书法的线条,从而组成了这幅既刚健热烈又灵动潇洒,蕴含着对宇宙生命律动的感悟,迸发出高亢激越、催人向上节奏感的草书作品。他“云烟气象”系列的作品,主要见于他近期在一批生宣上书写的狂草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尺幅巨大,仅画芯就五米多高,两米多宽,通篇水墨淋漓,真气弥漫,如云似雾,变化万千,气象豪迈。有的虽然尺幅不大,但看照片却似巨作,实其心中拥有万千气象的结果。

3.jpg


1.jpg


2.jpg

其凤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学问也做得不错。书画史研究是其专业,其成果固然不能小视,而其刘墉研究则超越了其专业界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他由建国后刘墉研究的一片空白,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形成由他撰写的《刘墉研究丛稿》、《坐忘斋文集》、《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刘墉》(史实卷)、《刘墉》(民间卷)、《刘墉家族与日照》、《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七部书稿构成的学术成果群。在这个成果群中,他考证了刘墉及其族人若干个重要史实,廓清了笼罩在刘墉及其家族身上许多令人困惑的历史迷雾,同时对刘墉的书法、交游、诗歌、宦况政绩做了深入系统的阐释工作。其中《刘墉研究丛稿》是填补刘墉研究空白的奠基之作;《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是当代收藏家购藏刘墉书法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近些年,他由刘墉的个案研究推进到刘墉的家族研究,《刘墉家族与日照》以及中华书局刚刚出版的《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在家族研究中,他对刘墉家族的简史、其家族与清皇室、与四库全书的关系、其家族的家风、家学、交游、婚姻圈、代表人物、遗留至今的故物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详尽的梳理,时间跨度四百余年,学科跨越书法、诗歌、钱币、金石、古籍收藏、瘟疫、清代水利、清代刑名等八个领域。可见其用力之深。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书法与人生与哲学与社会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一个书法家如同其它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一样,如果没有灵魂上的深度,没有意志上超人的品质,没有深刻、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没有博大的心胸、没有强烈的使命感,不追求完美,就难以取得傲人的成就。其凤人很踏实、很刻苦,文史哲的修养日渐深厚,对书法创作有一种近乎于本能的敏锐,从他的书法中,我感悟到了其书法线条背后的深度,也感受到了其书法的高贵与尊严。对于这样一位书法家,我们有理由对他拥有更多的期待。

莫言于2013年12月28日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