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吴兆路:清代前中期文学思潮的嬗变


2022年03月25日 21:48  点击:[]

3月24日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兆路教授应邀作题为“清代前中期文学思潮的嬗变”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nb88新博唯一官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石玲教授主持,山东师范大学nb88新博唯一官网师生在线聆听,参与交流。

吴兆路教授以宏观的历史视角切入,通过对各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梳理了清朝前中期思想文化的嬗变情况。

首先吴教授从明清易代这段历史说起,介绍了鼎革之际满汉之间激烈的民族矛盾。清初,清王朝一边运用政治、军事手段收伏反抗势力,一边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控制,笼络人才,尤其是通过设立“博学鸿词科”来收拢文人名士。吴兆路教授总结了清初期以遗民群体为主体的诗文领域所体现出的一些文学思想发展状况。随后他又介绍了顺治末年、康熙前期在政治上逐渐安定的局面及其在诗歌领域引起的连锁反应,即从明清之际的哀怨痛哭之音转到顺、康之际的温厚和平之响。吴兆路教授以王士禛为代表对该时期诗风进行了讲述。详解了王士禛的《秋柳》诗序与诗文,他认为该组诗就艺术表现的特点来说,所反映的是诗人对历史变化与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人生伤感。吴兆路教授还指出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的清朝前期的文人理智上认同满清统治,而情感上眷顾故明,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其实也是一种现实利益与内省深处建立在民族情感之上的道义之间的矛盾。

接着,吴兆路教授开始对清中期这个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回归”与“穴结”时期进行了讲述。他以纪昀为例,从《四库全书》的纂修切入,高度肯定了身为总纂官的纪昀(字晓岚),他所修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对于文化整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谈到如何给予《四库全书》较为合理的评价时,他表示,乾隆“以修为禁”,在此过程中大兴“文字狱”,其时代并行于法国大革命兴起和西方工业革命的事件背景,缺乏思想的开明和自由,这也奠定了“乾隆盛世”结束之后,清朝在文化上迅速走向衰落的局面。此外,他还从“情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世俱变”的文学发展观;诗品、文品与人品的关系;“务取持平”的文学批评观等四个维度对纪昀的文学思想予以阐释。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文论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康熙帝提倡唐诗而抑宋诗是出于何目的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提问,吴兆路教授一一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

最后,石玲教授感谢吴兆路教授的倾情讲授,认为吴教授结合作家作品梳理清代前中期文学思潮嬗变的过程,给人很多的启发,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

主讲人简介:

吴兆路,山东梁山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古代文学研究,在诗文、小说等领域有广泛建树。主持国家及上海市社科项目3项。出版《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性灵派研究》《原人论》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撰稿:田志豪

审核:石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