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郝田虎教授:接受史如何研究——以弥尔顿在中国为例


2021年06月22日 20:20  点击:[]

6月16日下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田虎应邀做客nb88新博唯一官网,于教学三楼3320会议室做题为“接受史如何研究:以弥尔顿在中国为例”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nb88新博唯一官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于冬云教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出席报告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到场聆听。

郝田虎教授首先谈到弥尔顿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近况,指出2019年,弥尔顿阅读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手写札记被西方学界发现,这一发现表明两位文学家心灵之间的直接相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郝教授结合各大高校校史及档案馆史料,梳理了20世纪以来弥尔顿在中国高校的教育史,指出弥尔顿自进入中国学者视野以来,形成了较为悠久的研究传统,而弥尔顿研究除了专题课之外,通常体现在欧洲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英国文学史、英国诗歌、文艺复兴英文文学等课程中。研究弥尔顿在中国的接受情况是对这一知识传统的传承和回应。

郝教授进一步指出,在19世纪的中国,莎士比亚的名字成为英国性的代表,而其作品文本进入中国接受视野却晚于弥尔顿:1854年《遐迩贯珍》刊载了弥尔顿十四行诗代表作《咏失明》的中译文,该译作是既是国内对弥尔顿的最早译介,也是出现最早的汉译英诗之一;1855年《中西通书》则详细介绍弥尔顿另一代表作《失乐园》各卷主要内容,并翻译部分片段。这一现象的存在与弥尔顿的教育经历和创作经历不无关系,弥尔顿年轻时多创作短诗,中年时以拉丁文和英文写作了诸多政论文,而晚年创作的三首代表性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均为宗教题材。其人其作符合19世纪传教士的活动目的,因而率先被译入中国。在瑞士、匈牙利等国,弥尔顿的接受同样先于莎士比亚,宗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郝教授还以吴宓对弥尔顿的译介为例,指出国内学者以中国视角研究外国作家不仅不可避免,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吴宓曾以译写的方式将弥尔顿《咏失明》与自己患眼疾而无法读书的经历结合起来,创作出《病目》这一跨文化文本,该文本既是十四行诗中国化的另类成功尝试,又践行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吴宓的译写实践表明,文学经典的生成必然经历不断被阅读、被阐释的反复过程,与之相类的是莎剧在中国被改编为汉剧等多种形式上演。

郝教授进一步谈到弥尔顿在中国接受中的变形,指出弥尔顿具有文化名人与基督徒、革命者及其撒旦形象、诗人和作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等多面形象。晚清知识分子从中国文化本位出发,以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语汇分析弥尔顿诗作,对西方文学进行归化和接受。在此过程中,弥尔顿作为基督徒的侧面被掩盖。这也与20世纪初弥尔顿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低潮有关,但并未撼动弥尔顿位居英国经典作家行列的地位。

郝教授还结合分析目录学、数据库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弥尔顿研究中的跨学科现象和问题。郝教授进而强调,在展开接受研究之前,首先要对研究对象有深刻的理解,否则接受研究不具备说服力,因此接受史研究与作家研究本身不可分割。

在交流讨论环节,郝田虎教授就师生提出的“弥尔顿的守正与革命性之间的矛盾”“弥尔顿研究与女性主义”“阅读与创作的关系”等问题一一予以细致解答。

于冬云教授高度评价了郝田虎教授的报告,指出郝教授以弥尔顿在中国的个案分析,为在座师生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启示。并且,学术研究应以具体的文本、现象、问题为切入点,避免陷入概念化、空泛化的误区。

主讲人简介:

郝田虎,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博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美国弥尔顿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集刊主编,欧美重要期刊Milton QuarterlyMulticultural Shakespeare编委等。代表性著作有《<缪斯的花园>:早期现代英国札记书研究》《弥尔顿在中国》等。


撰稿:宋宝平

摄影:李斌昭

审核:毛建雷、李慧

终审:贾振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