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山东师大nb88新博唯一官网庆建校70周年系列讲座】“‘永恒的魅力’——从《世界文学》复刊看外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地位”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19日 20:51  点击:[]

10月16日晚,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前《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教授应邀做客nb88新博唯一官网,于教学三楼报告厅做题为“‘永恒的魅力’——从《世界文学》复刊看外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地位”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为nb88新博唯一官网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于冬云教授主持,nb88新博唯一官网党委书记肖光军致欢迎辞,山东教育出版社祝丽副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出席报告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nb88新博唯一官网党委书记肖光军对陆建德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陆教授长期以来给予nb88新博唯一官网以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图为肖光军书记致辞)

陆建德教授首先解读了报告主题,“永恒的魅力”取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古希腊艺术与史诗的评价,马克思认为,古希腊艺术与史诗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且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恒的魅力。《世界文学》从构想到创刊、复刊的发展历程同样传递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译文”传统经久不衰的魅力与活力。

陆建德教授从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密切关系谈起,指出从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等新文学代表作家就积极寻求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对话,大量借用域外资源来丰富中国的文学传统。一方面,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现代作家创作了大量既切中中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又与外国文学呈现出强烈“互文性”特征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这些现代作家又积极从事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工作,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版画、雕塑艺术作品,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30年代,为了介绍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并推进国内翻译运动的展开,鲁迅先生提出了创办《译文》杂志的设想,约请茅盾先生、黄源先生共同商议刊物出版的详细事宜。1934年9月16日,《译文》创刊号由生活书店出版,插图与稿件均由鲁迅先生亲自设计、挑选,先生还以不同化名发表译作三篇。之后《译文》虽也经历了停刊、复刊的历程,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译文”精神一直存在。总而言之,在鲁迅等现代作家与世界文学积极对话的过程中,中国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图为陆建德教授)

接下来,陆建德教授介绍了《世界文学》的创刊缘由、复刊的时代背景及杂志刊载内容的变化,梳理了5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翻译与接受的历史轨迹。1953年,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创办的《译文》问世。该杂志继承了鲁迅先生的“译文”精神,一方面立足本土文化建设需要,另一方面在文化上持一种开放的态度,积极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编委队伍中既有翻译界的前辈,也有茅盾先生等作家代表,刊物的质量和深度由此得到了保障。与国际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此时多译介苏联、东欧等国家的作品。60年代初,非洲文学也引起国内文坛关注。1959年1月起,《译文》更名为《世界文学》,并于1964年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

1977年以来,伴随着出版界图书供应体系的恢复,读者的购书热情被唤醒,《世界文学》也于1977年秋季复刊。第一期《世界文学》杂志带有独特的时代印记,标有“内部发行”字样,并设“作家笔谈”板块,刘白羽等中国文联的领导、季羡林等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都有文章发表在这一板块,为外国文学介绍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中,茅盾先生的《向鲁迅学习》、冯至先生的《论“洋为中用”》等文章极具代表性。由于当时国内注重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关系,复刊第一期选译了朝鲜、巴勒斯坦等国家的小说及一些非洲国家的诗歌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杂志还刊载了几篇文学性更强的经典作品,郑克鲁和金志平分别翻译了巴尔扎克的两篇小说。苏联小说《这儿的黎明静悄悄》也开始连载,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语境下,译者为体现对该小说的批判意识,于译文之后附评论一篇,小说本身却逐渐引起读者对战争与人性问题的新思考。

1977年12月15日,复刊后的第二期《世界文学》问世。相比于第一期,第二期杂志封面选用了鲁迅先生喜爱的版画,封底则为罗丹雕塑《巴尔扎克塑像》的照片,在内容上去掉了“作家笔谈”板块,直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的考虑,这一期《世界文学》选译了由施咸荣先生、李文俊先生翻译的美国黑人作家阿·哈莱的畅销作品《根子——一个美国家庭的历史》,以及柬埔寨、巴西、南斯拉夫等国家的小说;此外,该期杂志更关注国际文艺发展现状,在“世界文学动态”板块介绍了西德小说《与一个妇人的合影》改编为电影、意大利电影《父亲——主人》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内容。杂志继续翻译介绍了许多经得起时间推敲的外国文学经典之作,《这儿的黎明静悄悄》也在本期连载结束,读者群体对该小说的接受情况发生新的转变:他们不再局限于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导向性的解读,而更关注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1978年10月15日,沉寂已久的《世界文学》面向大众正式复刊。伴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外国文学翻译研究新动向也体现着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外国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冯至先生发表文章,谈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外国文学工作的问题。杂志还刊登了张佩芬女士翻译的杜伦·马特的作品、草婴先生翻译的托尔斯泰的作品。

1977年至1979年,国内图书出版行业及销售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中外文学经典纷纷出版发行且销量极高,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初印发行量达23万册。80年代以后,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和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引进,激起了许多年轻人的文学创作热情。作家关注的焦点从外国经典作品转移至现当代文学作品,李文俊先生、袁可嘉先生等人翻译介绍的福克纳、艾略特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引起国内文坛的重视,施咸荣先生翻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在读者中掀起一阵热潮;袁可嘉先生、董衡巽先生、郑克鲁先生等人编写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则打开了中国当代作家的眼界,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他们在模仿国外作家实验笔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外国文学的积极对话,更加注重本土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不断在世界文坛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讲座最后,陆建德教授提到,《世界文学》这一杂志的创办与发行体现了现代文学先贤关于文学研究和创作的理念,虽然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有所变化,但始终秉持着鲁迅先生提出的“译文”传统,这一传统将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中继续显示出“永恒的魅力”。如今,从事外国文学翻译介绍的机构增多,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引进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虽已逐渐消失,但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中。大家要要同心同力,共同为中国文学的大厦添砖添瓦,在文学研究中加强比较与跨文化的意识,关注人类情感共通的空间,在中外文学的积极对话中走向世界文学的未来。

(图为学生提问)

在交流讨论环节,陆建德教授对现场同学提出的“跨文化意识与比较意识该如何落实到文学研究中”“如何看待鲁迅先生的‘译文’精神”“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的新突破”等问题一一予以详细解答。在谈到“经典作家作品的新突破”这一问题时,陆建德教授指出,20世纪以来,国内对不同作家作品的研究有着极不相称的现象。经典作家作品对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生阶段的读者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启发,始终保持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关注和研究是必要的;对于关注度较低的作家作品,研究者应当以“成熟”且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评估,而非“人云亦云”或完全忽略。

(图为陆建德教授与于冬云教授)

于冬云教授在总结时高度评价陆建德教授的报告,指出陆教授以大量详实的文学史料,理梳、分析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50至60年代初、1977至80年代初这三个特定历史时段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历史变迁过程,为我们从多个维度思考中外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带来深刻启发。最后,讲座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为陆建德教授与教师合影)

(图为陆建德教授与学生合影)

主讲人人简介:

陆建德,剑桥大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外国文学动态》主编、《外国文学评论》主编,文学所所长、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代表性学术著作有《麻雀啁啾》《破旧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思想背后的利益——文化政治评论集》《高悬的画布:不带理论的旅行》《潜行乌贼》《击中痛处》《自我的风景》《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戊戌谈往录》《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等;主编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托·斯·艾略特文集》《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等。

撰稿:宋宝平、杜莹莹

摄影:田轲鑫

审核:李慧、张雨婷

关闭